人物简介——刘鹏(论坛用户名:winner245),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后赴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留学,在获得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硕士学位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即将博士毕业。从2013年4月开始,刘鹏在论坛耐心回答会员各种MATLAB技术问题,并且其答案一次又一次被提问者选为“最佳答案”,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成为了论坛的“最佳答案”达人。
小编有点迷惑的地方:是不是加拿大真的是一个让人可以潜心修行的地方?是不是在加拿大的中国研究人员大多数都这边热心帮助别人?咱们细数一下:math来自加拿大University of Toronto (参考:math博客),Stellari来自加拿大Simon Fraser University(参考:张明镜——不仅仅是“玩”MATLAB),本文的主角winner245来自加拿大Queen's University。
刘鹏每天在论坛回答大量的问题,而且每个答案都清楚详细,他的认真解答帮助了很大一批论坛会员(小编注明:到发此文为止,winner245在4个月内回答了超过两千个帖子,其中已经有200多个回复被选为最佳答案,按照这个速度下去,winner245将会在2014年1月左右,成为论坛“最佳答案”排行榜的第一名)。说到自己对论坛的贡献以及给他人带来的帮助,刘鹏非常谦虚地将功劳都给了自己刚满4个月的可爱女儿。
“因为她太小了,夜里经常会醒来吃奶,于是,我几乎每晚都得醒来一次。在老婆给孩子喂奶和哄孩子睡觉的时候,我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花点时间上论坛消遣消遣。由于时差,这个时间正好是国内的下午,正值论坛讨论的高峰。于是,我就几乎每晚都有机会起来回复大量的帖子,解答了大量的问题。不知不觉中,我的积分和最佳答案数在短期内得到了飞速增长。所以,我不得不感谢我的女儿,没有她,我是不可能半夜三更逛论坛的,也帮不了提问者了。”(小编注明:网上说,夜里能陪婴儿妈妈一起起床给婴儿喂奶的爸爸,都是值得敬佩的好爸爸!)
图片说明:刘鹏和他新出生的女儿
每天在论坛耐心回答大量技术问题,刘鹏觉得这完全是值得的。他表示回答别人的问题的时候,自己的MATLAB水平也在提高,尤其是在编程的规范性方面。并且这也是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不仅帮别人解惑了,自己的收获也挺大。同时刘鹏还觉得论坛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比如说honglei.chen, Stellari, kaaaf123等很低调的会员),经常可以从别人新颖的解题思路那里获得新的启发。
刘鹏与MATLAB的缘分是从大三开始的,不过那时候他只是很初步地接触,只会用MATLAB做一些最基本的信号处理,比如卷积。
“由于我的母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历来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那个MATLAB还不是很普及的年代(2003年),我有幸第一次接触到了MATLAB。然而,真正让我对MATLAB产生浓厚兴趣的实际上是大三暑假的全国电子设计竞赛——Altera Nios嵌入式处理器设计大赛。我的母校西电一直非常鼓励学生们参加各类全国性竞赛,特意为我们提供了独立的实验室和各类电子仪器设备,并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指导。尽管我们的设计是完全基于Altera FPGA,用到的也主要是Verilog和C语言,但还是不可避免地用MATLAB做了一些算法的验证和简单的计算。尽管这些MATLAB编程在今天看起来不值一提,但正是这些不值一提的经历,才使得我真正培养起了对MATLAB的浓厚兴趣。竞赛的结果也是非常可喜的,我们取得了全国第一名,并捧得了Altera竞赛的最高奖项——Altera杯。在此,我想大声对我的母校说一声谢谢!至今回想起这个竞赛,我依然心潮澎湃,因为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参与一个完整的设计,从选题验证到设计,从硬件调试到软件编程,从写报告到做验收演讲,这次完整的经历让我对整个科研之路首次建立了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MATLAB产生了强大的兴趣。从此之后,我便开始了我真正的MATLAB之旅。”
说到如何学习MATLAB的,刘鹏表示他学习MATLAB的方法一直遵循八个字:由点及面、触类旁通。
“学一个函数,我一定是把help文档从头读到尾,直到了解所有调用格式、所有参数形式、所有返回值,我才可以说我初步掌握了。而且每当遇到一个新函数,就看See Also把跟该函数相关的一系列函数全学一遍。这样做不仅能掌握一个函数,还能系统地掌握一类函数,这就是‘由点及面’。等到对某一类函数都了解后,就比较容易找到这一类函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比如各自实现什么功能、调用方式如何),这样就很容易融会贯通,对MATLAB的强大功能也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这就是‘触类旁通’。”
“举个例子,当时我学习数值积分的时候,我查了help,发现quad函数可以用。等读完quad,发现see also里还有很多函数:quadl、quadgk、dblquad、triplequad,等挨个学完才发现,其实我真正需要的是quadgk。”
当然,在看help文档学习MATLAB之前,刘鹏认为掌握MATLAB的一些基础知识,像各类操作符、关系运算、逻辑运算等还是有必要的。其实掌握这些花不了多少时间,而且掌握之后,学习MATLAB就主要靠help文档自己慢慢积累了。
图片说明:刘鹏在工作中经常使用MATLAB
在加拿大留学期间,刘鹏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EEE Transactions期刊上投稿10篇,除3篇还在审理进程中,其余7篇均已获发表。另外,刘鹏还发表了7篇国际会议论文。提起MATLAB对研究上的帮助,刘鹏表示他现在已经离不开MATLAB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的任何一篇paper的发表都离不开MATLAB,MATLAB为我的学术之路立下了汗马功劳。我的专业是无线通信,研究主要涉及无线信号的调制、传送、检测、解调的各个环节。这每一个环节都不可避免的涉及了大量通信模型和数学原理。我的研究也就不得不包括通信系统建模与数学证明两部分。无论是通信模型所涉及的大量蒙特卡洛仿真还是数学推导中所涉及的大量科学计算,都不可避免地要用到MATLAB。”
同时,刘鹏还表示他有相当一段时间在致力于研究如何加快MATLAB,缩短仿真时间。
“主要是依靠向量化编程,当然,这个过程不是那么容易,这主要与信号在传递和接收过程中经历的运算有关。如果运算过于复杂,那么向量化也是很复杂的。所以,要对这样规模和复杂度的问题做向量化,就必须先对向量化编程的各种函数精通。与此同时,向量化有时候也是有危险的,比如,计算过程过于复杂,中间不可避免的引入了太多变量,他们的尺寸都是样本数据级别的,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内存溢出。所以,有时候也存在向量化和内存消耗的折中。”
刘鹏平时比较喜欢跑步、游泳、滑排轮、听音乐、下象棋,比较擅长打乒乓球。另外,来到加拿大后,他也领略了一些北美人的生活习惯,比较喜欢自驾游、开车兜风等。相对而言,刘鹏更喜欢户外活动,没事就和朋友租船出去,在晴朗的周末和兄弟们钓鱼、BBQ。刘鹏还表示他的羊肉串烤的相当不错。总的来说,刘鹏喜欢和兄弟们喝酒吃肉的日子,指点江山、品评国家大事。
图片说明:刘鹏在户外钓鱼和烤羊肉串
虽然每天忙于论坛回帖,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刘鹏的正常学习与生活。长久以来,刘鹏早已习惯了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研究和娱乐时间。正因为如此,身在异国的他,作为一名国际学生,在和本地学生竞争处于劣势的环境下,尤其在很多奖项几乎不考虑国际学生的不利情况下,他凭借自己杰出的研究成果一次又一次的脱颖而出,取得一系列成就:
他是女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第一个获得安省研究生奖学金(Ontario Graduate Scholarship, OGS)的国际学生;他是第一个获得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研究生科技奖学金(Queen Elizabeth II Graduate Scholarship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中国学生;他是女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全年唯一一个获得加拿大北电网络研究生奖学金的学生。刘鹏的硕士研究成果还获得了IEEE Kingston分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另外,他还是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的杰出审稿人。
用刘鹏自己的话说 “这些奖项和研究成果都与MATLAB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MATLAB也许就没有我这些成绩和奖项。”
“这全部归因于论坛读书频道的一本好书:《MATLAB高效编程技巧与应用:25个案例分析》(作者:吴鹏)。一次在当当网闲逛的时候,我无意之中看到这本书,这是第一本让我只看了目录就决定买的matlab书籍!从当当网订购,到历时2个月的投递,我终于在今年4月初在加拿大收到了这本书。”
通过这本书刘鹏终于找到“组织”了。刘鹏说他来到MATLAB中文论坛后,发现这个论坛非常“低调”,“简单”,和充满“交流讨论”的技术氛围。他说MATLAB中文论坛页面上没有与MATLAB不相关的广告,页面清爽(他说这正是一个学术网站应该有的地方)。功能贴心(比如说最近新推出的“最佳答案”功能)。同时论坛上也有很多MathWorks的工作人员在参与等。作为MATLAB中文论坛的工作人员,我们非常感谢刘鹏的反馈,同时我们也会继续增加用户体验,让大家在一个“简单的”网站里,学习和掌握MATLAB。
刘鹏(Winner245)几乎每天都会登陆我们论坛,回答大家的问题,欢迎大家在论坛上与刘鹏交流。同时因为刘鹏对MATLAB中文论坛的卓越贡献,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刘鹏担任论坛基础板块,数学板块和信号处理板块的版主!欢迎大家踊跃提问。 |
ginny_elegant: 刘前辈 你好,请问我在运行simulink时 总是报以下错误是为什么啊 错误使用 connector.ensureServiceOn 启动 MATLAB Connector 时出错。请检查端口 31515 是否可 ...